增加功能就是在改变产品功能,在迭代过程中,我们需要做足引导,挑选恰当合适的时间,当新的功能增加后,需要举办相应的运营活动广而告之。
迭代的过程就是削减功能的过程。不需赘述,记住一句话,养成一个实时打扫“房间”的习惯。看看看哪些临时功能、鸡肋功能、三维功能是可以削减的,这样对代码的梳理、软件的大小都有帮助,甚至可以节约用户的时间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在削减功能时,要先冷冻,再清洗;先通知,后操作;永远保留用户的记忆。
在产品迭代的过程中,需要用户调研。用户调研往往容易被创业团队忽视。用户调研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其实有很多的信息在大样本之后才能显现出来,特别是当你的产品软件想做到一定的用户规模的时候。用户的一些微妙的、细腻的偏向和习惯会对产品软件的功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导向,而这些信息信号一定是在大量的个人信息汇总之后才能呈现。可能在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常规调研过程中,调研的数据会失真,调研的价值没有那么高,结果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还要去做,至少你发现这里面的一些问题。当忽视这个用户调研时,也就意味着你缺失了这种大样本数据下用户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信息。尤其是在做手机软件产品时,一定要摆脱自己直观的用眼睛看而要学会通过大样本信息去看这个社会和市场。
案例:一个高三老师发现,一个高三的学生一年大概能够话20000多幅画来纾解自己的压力。但是他不会将自己不好的画拿给别人看,自己也没时间看别人的画。但是在线上的时候,老师又发现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画的不好的画,剩余的五分之四则是愿意看别人的那些话。这就是直观感受和大数据分析后的偏差。线上和线下的一些区别。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线上线下,为自己的产品软件分析思考为什么。
如果一个创业团队在做用户调研时,一定需要注意一点,宁可请工程师休息,也不要乱发需求,就是在调研信息显现不清楚的时候,不要将产品乱改。
迭代过程需要数据分析。做数据分析,只需要注意一点,你要想清楚你自己要干什么需要用哪些数据来支持?要知道在网上所能搜到的所有所有的数据和分析对于你来说都是不够的。
迭代的过程需要积累经验的总结。产品的迭代往往伴随着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成长,是一个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而成长主要体现在聚集你的人脉、打拼事业和积累经验。而积累经验是最重要的。当创业者开始忙碌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回头反思一下自己近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很多创业者每天都在解决问题,蓦然发现不知道最近都做了什么。成长和积累经验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有一个好的想法,你只要不断实践;另一个是做了什么事情,基于所做的事情,下一步需要做哪些。所以创业者在产品迭代的时候也需要抽出时间来好好思考一下现今的的事情,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迭代的过程是一个考量的过程。在经营迭代的时候,需要考量很多,需要考虑一下开发的节奏、用户反馈、产品定位、产品开发前后的顺承关系和面对市场需要的策略和战术。最重要的还是要问自己要做什么,有个始终贯穿整个迭代过程的思维逻辑。
最后说一些迭代过程中的小小误区:
1,如果你的产品还没有做好核心功能和用户模型,或者还没有通过基本验证的时候,就先不要花费功夫在细节、交互方面了。只需要产品能够流畅的跑完,没有bug就可以了。简单点说就是只需要核心功能,界面设计要简单。
2,只解决核心功能特定场景下的延伸。
案例:新闻后面是否允许分享,是否允许评论,能否二次评论,能否分享精彩二次评论,能否让相互评论的人认识,评论能否排序,能否点赞,能否出图标,能否出语音评论,能否有图片。如果上述条件全部满足,那就做出了微信。
3,核心功能撑起用户数据。一个产品的核心功能不是太完善、交互也不是太好,但是却被用户认可了,这样的产品才值得我们继续做下去。
案例:被窝APP(一个做女生情趣用品的软件,初期交互不好,但还是因为核心功能吸引了十多万用户。)
4,当一件产品功能上线时候,没有把握的时候,一定要简单做。在运营准备好的时候,产品功能再上线。
5,用数据说话,当产品上线后,根据数据的形态探索调整你的产品或增加或消减或变向。
6,在想到一个好的点子之后,一定要深思熟虑。在没有考虑清楚之前,保持沉默。
最后在总结一句话,在产品迭代的过程中,比选择更重要的是坚持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