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Udeserve,(https://xueqiu.com/1879676630/155256774)
PE有三种,静态PE,动态PE,和滚动PE(TTM)。如下图。
来看看三者的定义和区别。
静态PE=当前的总市值/上一年全年的净利润,这个很好理解。
动态PE=当前的总市值/已公布的季度数据预测得出的全年净利润。
举例:
比如某公司截止目前已公布了一季度的数据,则动态PE=当前的总市值/一季度净利润x4;如果是已公布了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数据,则动态PE=当前的总市值/前两个季度的净利润总和/2x4。
滚动PE=当前的总市值/最近的四个季度的净利润总和。
举例:
比如某公司已经公布了2020第一季度的数据,则滚动PE=当前的总市值/2019年第二三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总和
那么,在挑选股票的时候,需要看哪个PE指标?
记住一个原则,买股票,买的是股票背后公司未来的盈利,而不是过去的盈利,过去的盈利只是一个参考。
静态PE因为是基于上一年净利润的一个估值指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个指标后的净利润并不能反映公司未来的净利润。但是如果某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增长数据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则使用静态PE比较有效。
动态PE则不同。很多公司因为行业属性问题,每个季度的净利润数据相差是很大的,所以动态PE一定要结合公司过去多年每个季度的净利润数据来分析才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动态PE适用于每个季度盈利数据差别不大的公司,对于季度净利润数据波动较大的公司,则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滚动PE则兼顾了静态PE和动态PE,实时性更好,能够更好的反映全年的利润数据。所以一般而言,滚动PE是这三种PE中最有效的估值方式。
无论哪种PE,因为和净利润数据挂钩,对净利润的分析和预测是核心。要分析净利润,就必须要去深入分析财报了,这个没有捷径可走。
如果不具备深入分析财报的能力,那么就简单记住两个原则就好:
1. 不碰PE很高的股票(至于多少数字是高,多少数字是低,与公司从事的行业有关,总体而言,40倍以上的股票不建议碰,保守的人,20倍以上的股票不碰);
2. 尽量看滚动PE数据
当然,PE只是估值的一个简单指标而已,需要辩证的去运用。有些行业的整体PE就是偏高,比如消费、医疗、科技行业,反映的是投资者对这些行业的未来前景高度看好;有些行业的PE就是偏低,比如能源、石化、房地产、银行、保险等行业,反映的是人们对这些行业的前景不太看好。但实际上,哪怕是夕阳行业里也有优秀的公司,但因为整体预期导致的行业偏见可能导致这些公司被错杀导致PE很低,这个时候就是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
然而,如果仅从PE数值的高低来买股票,也容易掉入估值陷阱。PE低,有可能是好公司被错杀,也有可能代表这真的是个很烂的公司,所以人们不愿意去买他家股票导致市值不断走低。
所以,当你遇到低PE的股票的时候,怎么去判断这家公司是被错杀的好公司,还是真的是很烂的公司?有没有指标可以用来简单判断的?
我推荐一个指标:ROE,即净资产收益率。如果该公司过去三五年的ROE数据很好,则大概率是好公司;如果ROE数据不好且波动很大,则大概率是个烂公司。ROE,一般高于15%就算不错了。如果一家公司,过去几年的ROE数据不错而且总体处于增长态势,那大概率是好公司。
举例:
A公司过去五年的ROE分别为10%,15%,20%,22%,20%
B公司过去五年的ROE分别为40%,5%, 10%,3%,8%
则A公司大概率是个好公司(波动较小,且基本逐年增长,数据比较不错),B公司大概率是个烂公司(波动超大,而且数据很低)。
总结:
低PE+高ROE组合的股票,基本上已经能战胜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人了。买入后,你需要做的,仅仅是等待股价上涨而已。至于股价什么时候会上涨,不要去猜测,你需要做的,仅仅是耐心、耐心、耐心的等待而已(这个难度超级超级高!)。
至于ROE这个巴菲特最崇尚的指标背后的内涵意义是啥,我们以后再聊。